2025年度第二批
“科创甬江2035”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
1
基本要求
1.项目内容应符合专项方向、涵盖申报指南所列的研究内容和考核指标;根据研发投入实际需求,进行预算编制和预算说明,实事求是提出项目经费总预算和资助申请;项目执行期一般为3年。申报单位须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并提供相关承诺说明,不得夸大自身实力以及经济和技术指标。通过恶意夸大获得项目立项的,将列入科研诚信黑名单。
2.项目申报单位、合作单位以及项目团队成员诚信状况良好,在市级财政专项资金审计、检查过程中无重大违规行为,无在惩戒执行期内的科研严重失信行为记录和相关社会领域失信记录。
3.本批次指南拟采用竞争性分配方式开展,如指南仅有一家单位申报,原则上不进入项目评审。
4.参与本批项目指南编制的专家,不得申报参与本方向所有指南。
5.鼓励申报单位开展基础研究和先行投入项目研发经费,项目申报前已实际发生的项目研发投入,可以追溯确认为自筹资金并计入项目总预算。追溯期最长为12个月,即可追溯至2024年3月1日。项目资金需要追溯的需在科技大脑的诊断提升-研发管理-研发项目管理模块内填报
2
申报单位要求
1.在我市注册登记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其他具备研发或科技服务能力的单位。政府机关不得牵头或参与申报。
2.具备实施项目的研发场地条件,具有完成项目所必需的人才条件和研发基础,有健全的科研管理、财务管理和知识产权管理等制度。
3.申报单位为企业的,须设立并正常运营1年以上(2024年3月1日及之前注册),应具有相应的研发能力和研发投入,且2024年度研发投入强度原则上不低于同行业研发投入强度平均水平。其中:
(1)申报标注为“要求企业牵头”的项目,还需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a)企业2024年度已纳入研发活动统计报表,且2024年度研发经费内部支出不低于500万元,或2024年度研发经费内部支出不低于300万元且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管理费用比例不低于30%;
(b)申报单位应当为有效期内的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市级及以上农业龙头企业;
(2)申报标注为“要求科技型中小企业牵头”的项目,还需满足以下条件:申报企业应满足2024年度职工总数不超过500人、年销售收入不超过2亿元、资产总额不超过2亿元、企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不低于300万元,并具有经认定的市级及以上人才(团队),且该人才应作为前3负责人参与至该申报项目中。
4.对于同一指南,同一单位只能牵头申报1项,另有规定的除外。
5.企业为牵头申报单位的,2024年度研发费用不足5000万元的,牵头承担的市级重点研发计划在研项目和当年申报项目累计不超过2项;研发费用5000万元(含)至1亿元(不含)的企业,牵头承担的市级重点研发计划在研项目和当年申报项目累计不超过3项(研发费用每增加5000万的,可增加1项,以此类推);对于2024年度研发费用超过5亿元的企业或获得国家技术(产业、制造业)创新中心认定的企业,不受在研项目和申报项目数量限制。(对于申报2025年度第一批宁波市“科创甬江2035”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结果公布前暂不计入申报项目数量限制;若最终立项,则立项项目数量将纳入统计。)
6.截至本通知网上申报截止时间前,在研市级科技计划项目已完成并提交验收申请且具备验收条件的暂不在本限项范围内,若后续验收不通过,新申请项目将予以终止。
7.企业作为牵头单位申请的,鼓励与上下游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联合申报。高校、科研机构作为牵头单位申请的,若为产业化项目的,则至少有一家合作单位是宁波企业。
3
项目前三位负责人要求
1.项目第1位负责人在相关技术领域有较高的学术地位或技术优势,且为项目主体研究思路的提出者和实际主持研究的科技人员。
2.项目前3位负责人应与项目承担单位(含合作单位)签订有劳动合同。属于高校院所的项目负责人,如存在双聘情形,可由高校院所出具聘用合同。劳动合同或聘用合同的期限(包括续签)需要覆盖项目执行期。对于青年科学家(不限职称、学历,含企业青年科学家)项目,项目前3位均为不超过45周岁(即1980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
3.项目前3位负责人,在研市级科技计划项目和当年申报项目累计不超过2项。
4.项目前3位负责人中途退出原在研市级重点研发计划前3位负责人的,在原项目未提交验收申请并审核通过前,不得作为本批申报项目的前3位负责人。
4
资金要求
(一)联合出资要求
鼓励属地、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社会资本等共同投入、协同攻关,联合出资、联动投入情况作为评审立项的重要因素。对于企业牵头承担的项目,要求企业投入相应的自筹经费(详见专项指南);对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含企业法人性质的宁波市产业技术研究院)牵头承担的项目,鼓励联合企业申报并自筹经费投入;项目财政补助资金根据项目实施进度和经费使用情况分批拨付。
(二)支持数量
项目支持额度见申报指南。原则上对同一指南的项目立项不超过1项,如专家评审意见相近且评价优良,在项目技术路线明显区别的情形下,可视情支持多项。
(三)其他要求
企业牵头申报的项目,如立项补助经费低于申请经费的,原则上不降低项目总预算,经费不足部分由企业自筹解决。企业2024年度营业收入(或研发费用)不低于申请资助金额的2倍。项目立项后,实施过程中自筹经费不得调减。财政资金拨付给牵头单位后,牵头单位合计外拨至合作单位金额占比不超过50%。
1
科研诚信及伦理要求
1.申报单位、参与单位以及团队成员无在惩戒执行期内的科研失信行为记录和相关社会领域信用“黑名单”记录。
2.申报单位和项目负责人应承诺本次申报项目的主要研发内容未获国家、省级、市级等有关部门立项支持,未多头申报或重复申报。
3.项目实施过程中应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科技伦理审查办法(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恪守职业规范和科学道德。